智能问答

《武汉市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条例》执行情况

《武汉市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条例》执行情况

2021-12-18 16:00 武汉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
索 引 号 733585771/2020-925729 分  类 民族事务
发布机构 武汉市民宗委 发文日期 2021-12-18
文  号 效力状态 有效

一、基本概况

武汉是全国城市民族工作重点地区之一。据统计,截止2019年10月底,少数民族常住人口约有11.13万人(其中人口数前五位的是土家族3.88万人、回族3.42万人、满族1.08万人、壮族0.61万人、苗族0.58万人)。来汉经商、务工、旅游和就学的少数民族高峰期达20万人,主要来自甘肃、青海、新疆、河南、四川以及我省恩施州等地,以土家、回、苗、维吾尔、藏族等较多。

二、主要措施

近年来,武汉市牢牢把握各民族“共同团结奋斗,共同发展繁荣”的主题,认真执行《条例》,不断加强民族工作法制化建设,切实保障少数民族的平等合法权益,帮助少数民族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。

(一)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,不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

通过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机关、进学校、进社区、进企业、进宗教活动场所活动,积极营造全市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团结氛围,使各民族亲如一家的共同体意识不断增强,并培育选树出了西藏中学等11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,70多个省级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、教育基地,相关单位创建工作经验得到了人民日报、光明日报、中央电视台、中国青年报、中国民族报、中国民族杂志等媒体宣传报道。

(二)依法保障少数民族群众民生

坚持以人为本、民生优先。一是“入口”方面,尊重少数民族群众习惯风俗,疫情期间组织成立志愿者团队,为少数民族群众开展义务配送上门服务,少数民族群众生活物资得到了有力保障,使他们切实感受到了武汉大家庭的温暖二是“入学”方面,设立了少数民族教育专项经费,开展资助少数民族贫困学生活动,推进全市少数民族教育事业发展。推动义务教育均等化,对办理居住证的来汉少数民族随迁子女,就近安排进入公办中小学就读。“入土”方面,加强回民殡仪馆(公墓)建设和管理,做好回族、维吾尔族等10个少数民族群众丧葬服务。

(三)切实加强民族教育工作

一是深入开展“五个认同”教育。坚持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贯穿“五个认同”,筑牢民族团结的根基;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体现“五个认同”,营造润物无声、立德树人环境和氛围;在学生服务管理中增进“五个认同”,使得每个学生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关爱;在社会实践中升华“五个认同”,帮助学生了解国情社情,引导学生从内心深处爱党爱国。二是加强各民族学生交流交往交融。在新疆内高班和武汉西藏中学,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教育,开展手拉手、代理家长等活动,各族学生共同成长进步。三是稳步提升办学质量。通过深入开展教学改革、加强民族团结教育、优化师资力量等措施,不断提高教学水平。武汉西藏中学成为全国内地西藏学校高考成绩最好的学校之一。武汉一中、东湖中学、汉口铁中的新疆班近三年毕业生高考上线率均超90%

(四)坚持“进得来、过得好、能受益”的理念,做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

一是完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机制。市委专门成立全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领导小组,建立由统战部牵头,民宗、公安、城管等部门“信息共享、职责共担、秩序共管、教育共抓、联合执法、联合调研”的“四共两联合”机制,形成服务管理工作合力。二是加强与少数民族流出地对接共管。与新疆、青海、甘肃、宁夏、四川等地的11个来汉少数民族流出地,建立信息互通、定期互访、干部互派、共同开展宣传教育活动、共同推动经贸合作、共同维护社会稳定的“三互三共同”协作共管机制,服务管理成效显著提升。三是坚持开展“融入武汉民族大家庭,适应城市法治化管理”主题教育。编印发放5万册汉维双语《武汉少数民族流动人员服务指南》、《来汉少数民族政策法规学习汇编》。开展5届来汉少数民族“模范经营户”评选活动,共评选60余户模范经营户,宣传城市管理的政策法规,引导适应城市规范管理。四是深入开展语言文字和政策法规培训,提升来汉少数民族人员通用语言文字读写能力。五是开展职业技能培训。在汉开办职业技能培训班,培训西藏山南乃东区贫困农牧民近200人,经培训的学员,大多实现就业,有的开始自主创业。六是共同推动疫后重振。将少数民族企业和经营户解困帮扶纳入到武汉市统一战线“心级服务、助力企航”专项行动中推进,召开专题会议,成立工作专班,实行“一对一”的贴心服务,送政策、送法规、送资金、送信心,为来汉少数民族生产生活营造了良好的环境。


相关附件:

 已阅 0  打印   关闭 
关闭
阻碍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问题线索征集点击查看详情